女人下边被添全过视频

邮箱登录: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集团新闻 → 正文
总量全球第一!2020年中国船舶集团民船海工实现高质量交付
来源:中国船舶     日期:2021-02-02    字体:【大】【中】【小】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和外部市场严酷考验的双重压力之下,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始终保持清醒的战略定位和底线思维,全力保障船海主业平稳有序运行。据统计,全年实现民船海工交船198艘/座、1708.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5%,位居全球第一,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科研生产攻坚战的“双胜利”,交出了一份令人信服的成绩单,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防疫复工、强势复苏的一个缩影。

高端产品层出不穷,批量交付

  去年伊(yi)始,突如其(qi)来的(de)新(xin)冠肺炎疫情打乱了集团公司旗下船舶企(qi)业正常的(de)生(sheng)产(chan)经(jing)营秩(zhi)序和节奏。在(zai)困(kun)难(nan)面前,集团公司党组(zu)制定部署“计(ji)划不变、指标不调、任(ren)务不减、力度加大”的(de)工(gong)作总(zong)要求,以切(qie)实(shi)(shi)解决一线企(qi)业实(shi)(shi)际问题为导向(xiang),坚(jian)持(chi)疫情防控、复(fu)工(gong)复(fu)产(chan)“两手(shou)(shou)抓、两手(shou)(shou)硬”的(de)工(gong)作方针,凝心聚力、多措(cuo)并(bing)举(ju)、聚焦目标、迎难(nan)而上(shang),集团公司各船企(qi)呈现(xian)出高端产(chan)品层(ceng)出不穷、批(pi)量(liang)交付的(de)喜人景象。

  ——沪东中华、江南造船齐头并(bing)进,共完工交付4艘全球最大(da)2.3万TEU双燃(ran)料动力(li)集装(zhuang)箱船,在世界大(da)型集装(zhuang)箱船领域成功实(shi)现从(cong)跟随到引领的历史性跨越(yue)。 

  ——外高桥造船建造的全球首艘具有自航能力的世界独创Fast4Ward通用型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大船集团建造的8.5万立方米液化乙烷双燃料运输船、黄埔文冲建造的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武船集团建造的2000吨大型航标船、中船澄西建造的5.6万吨化学品船首制船、沪东中华建造的全球首创和最大1.86万立方米LNG加注船,以及江南造船建造的8艘8.4万立方米超大型全冷式液化气船(VLGC)等一批高端产品的成功交付,为集团公司实施产品转型升级、增强市场影响力、打造国际品牌、树立行业新标杆战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为2020年这一特殊年份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创新工作机制方法,超额完成交船目标

  面对严峻(jun)的市场竞争,集团(tuan)公司不(bu)断强化(hua)制度建设、创新工(gong)作机制、完善船海产业战(zhan)略运营型管(guan)控体系,保交(jiao)(jiao)船成(cheng)效显著(zhu),全年实现交(jiao)(jiao)船198艘/座、1708.8万载重吨,分别(bie)为年度计划的103.1%、103.6%,超额完成(cheng)年度交(jiao)(jiao)船任务目标(biao)。

  ——修订完善制度,加快业务融合。集团公司船海产业紧扣重组后的管理需要,围绕经营承接、生产运行、业绩评价、船型定位、客户管理、周期缩短、重大工程管理等诸多方面,全面系统地编制、修订与船海业务相关的13项制度文件、指导意见和评价方案,以适应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期完善船海主业战略运行型管控体系。

  ——适应疫情新形势,推行工作新机制。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与“生产经营”两手抓、两手硬的工作,建立了集团公司层面的船海产业生产经营工作机制。围绕疫情期间船海产业的生产组织运行、市场营销拓展、法律风险应对、物资与服务保障等主题,组织召开了由集团公司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参加的共14次专题工作会,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疫情防控”与“生产经营”工作中面临的一系列重点困难和问题,保障集团公司船海产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

  ——创新工作方法,全力确保交船。利用数字化手段,灵活开展云调试、云报验、云交付等新模式,全力以赴保交船。广船国际为TORM航运公司建造的5万吨成品油轮/化学品船“汤姆·星耀”号,基于双方的充分信任和过硬的质量,船东直接授权船厂自行完成试航,在船东不参加试航的情况下实现云签约交船,开创了疫情下交船新模式。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运行质量

  在复杂的情势下,集团公司船海产业坚持问题导向,推行看板管理,聚焦改善船海业务的生产运行质量,不断推动高质量交付。

  ——建立船海业务看板管理机制,着手建设信息化管控平台。建立年度经营生产任务、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等一系列管理看板,及时掌握和监控船海业务经营生产年度任务目标执行和完成情况、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运行情况,形成实时更新的经营生产信息网和运营管控的有效抓手,推动构建“船海业务战略运营型管控信息化平台”,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和风险管控能力。

  ——搭建交(jiao)流(liu)平台,着力解(jie)决船(chuan)海业务短板问题。聚焦生产关(guan)键(jian)工序的管理、技术(shu)短板问题,制定作(zuo)业指导书和(he)有(you)关(guan)标(biao)准(zhun),围(wei)绕“提(ti)高造(zao)(zao)船(chuan)复工复产效(xiao)能、推进(jin)(jin)用工模式(shi)、激励措施优(you)化(hua)”、“船(chuan)舶设计(ji)优(you)化(hua)”、“造(zao)(zao)船(chuan)企业成本管控”、“先进(jin)(jin)造(zao)(zao)船(chuan)工艺装备应用”、“双燃料动(dong)力船(chuan)舶设计(ji)、建造(zao)(zao)与调试(shi)”、“主建船(chuan)型关(guan)键(jian)周(zhou)(zhou)期对(dui)标(biao)”等六个(ge)专题,搭建集团(tuan)公司层面(mian)的交(jiao)流(liu)平台,加(jia)强企业之间(jian)的对(dui)标(biao)学习,优(you)势互补、增进(jin)(jin)协同,促(cu)进(jin)(jin)管理提(ti)升(sheng),压缩(suo)关(guan)键(jian)周(zhou)(zhou)期,提(ti)高造(zao)(zao)船(chuan)效(xiao)率。

  ——新机制、新举措,产生新效应。2020年,集团公司船海业务部分生产经营关键指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按期交船率同比提升9个百分点;盈利船比例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部分主建船型关键周期持续缩短,如中船澄西8.2万吨散货船最短关键周期为114天、外高桥造船21万吨散货船最短关键周期为141天,沪东中华大型LNG船、大船集团VLCC等主建船型关键周期也较2019年显著缩短。

统筹集团资源,发挥融合优势

  积极发挥集团(tuan)整(zheng)体资源优势,展开“一(yi)(yi)对(dui)一(yi)(yi)”帮(bang)扶(fu),帮(bang)助困(kun)难企(qi)业(ye)摆脱(tuo)生存困(kun)局,促进集团(tuan)所有船(chuan)厂不掉队,全(quan)面完成集团(tuan)公司交船(chuan)任(ren)务(wu)。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组织策划大船集团、广船国际、沪东中华对兄弟船企开展医院船、客滚船、化学品船的专项帮扶以及生产运行保障体系的全面帮扶,取得了积极成效。

  ——通过开展全面帮扶,使被帮扶企业的技术、商务、生产、安全、质量、采购、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升,生产运行保障体系不断得到完善。帮扶企业通过派出项目管理、现场施工人员驻厂直接参与产品的生产建造,帮助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促进在建产品的生产按计划有序进行。对于技术含量高、建造难度大的产品,则开展专项帮扶,助力疏通生产难点、卡点,组织专项技术攻关,改善生产运行局面,确保产品顺利建造。同时,组织集团公司各方面专家对某基地产能规划布局、经营承接管控、船型定位、机构设置、生产流程等进行实地、系统的调研分析,提出有针对性地改进指导意见。

  ——“一对一”帮扶工作成效显著,被帮扶企业的一批产品生产和技术上的瓶颈被打破,并实现按期建造和交付。如700客位客滚船、32.5万吨超大型矿砂船(VLOC)首制船,较年度计划提前实现交付,其后续船关键周期全面压缩,规避了弃船风险。医院船出色完成试航关键节点,在建的3型5艘化学品船有序向前推进,14620吨不锈钢化学品船首制船在年底实现下水,极大地提振了企业员工战胜困难的信心。

加强制度体系融合,促进建模机制创新

  根据新集团新部署新要求,着力加强制度体系融合,促进建模机制创新出成效,不断推动集团内各船海企业管理与生产建造水平的同步提升。

  ——推动建模顶层制度的快速融合。通过融合原工业集团“建模2.0框架体系”和原重工集团“精益造船”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形成2020版《集团公司推进现代造船模式2.0框架体系》《集团公司推进现代造船模式2.0工作指导意见》等顶层体系化文件,并关注体制和机制的快速融合。

  ——持续组织开展关键共性类建模课题的研究。制定2020年度集团公司关键共性类科研攻关计划,组织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攻关,为各船海企业突破建模关键环节及瓶颈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大力推动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的应用推广。通过专题研究和交流平台,形成上层建筑中间产品完整性、舾装单元模块设计与制造、主机投油等多份作业指导文件,启动开展数字化焊机集中管控、快速搭载脱钩工艺等5项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及项目应用示范,缩小集团内各企业间差距,不断推进集团公司整体造船技术水平提升。

重大工程,取得阶段性进展

  大(da)(da)型(xing)邮(you)(you)轮工(gong)程(cheng)(cheng)是(shi)中国(guo)船(chuan)舶集(ji)(ji)团(tuan)贯(guan)彻(che)习近(jin)平总(zong)书记重要指(zhi)示(shi)、落实(shi)国(guo)家战略、满(man)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de)(de)(de)重大(da)(da)举措,也(ye)是(shi)中国(guo)船(chuan)舶集(ji)(ji)团(tuan)强化(hua)科技创新(xin)(xin)、促进转型(xing)升级(ji)、推动(dong)高质量发(fa)展的(de)(de)(de)一(yi)号(hao)工(gong)程(cheng)(cheng)。2020年(nian)11月10日,备受(shou)关(guan)注的(de)(de)(de)中国(guo)首(shou)制(zhi)大(da)(da)型(xing)邮(you)(you)轮在(zai)外高桥造船(chuan)迎(ying)来里程(cheng)(cheng)碑节点,转入坞内连续(xu)搭载(zai)总(zong)装新(xin)(xin)阶段。这标志着(zhe)中国(guo)船(chuan)舶集(ji)(ji)团(tuan)在(zai)大(da)(da)型(xing)邮(you)(you)轮领域实(shi)现了(le)(le)从详细设计(ji)、生产设计(ji)、模块制(zhi)造到(dao)实(shi)船(chuan)总(zong)装搭载(zai)的(de)(de)(de)重大(da)(da)跨(kua)越,也(ye)标志着(zhe)中国(guo)船(chuan)舶工(gong)业在(zai)摘取“皇冠上最后一(yi)颗明珠”的(de)(de)(de)征程(cheng)(cheng)上又迈出了(le)(le)坚实(shi)的(de)(de)(de)一(yi)大(da)(da)步。

  自2019年10月18日开工建造以来,集团公司相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集团党组关于“严密组织筹划,严谨协调施策,举全集团之力,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全力推进这项国际化的巨系统工程”的指示精神,主动作为,创新管理,统筹协调,服务船企。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国外人士来华受限、详细设计和物资采购大幅脱期、首制船总体进度与计划产生较大偏差。面对困难,集团公司邮轮办,及时组织开展生产纠偏工作,举全集团之力,帮助船企解决生产设计、物资配套、生产组织、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外籍人士入境工作问题,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确保了项目总体进度基本可控。

  精准防疫创(chuang)新管理,风雨同舟逆势(shi)前行。在(zai)集团公司(si)的坚强(qiang)领导(dao)下(xia),团结带(dai)领各船企,坚持(chi)自主(zhu)创(chuang)新不(bu)动摇,坚持(chi)转型升级不(bu)停步,坚持(chi)高质量发展不(bu)懈(xie)怠,全(quan)(quan)力克(ke)服(fu)新冠肺炎(yan)疫情不(bu)利影响,全(quan)(quan)力夺取经营生产(chan)新胜(sheng)利,为“十(shi)三五”画(hua)上了(le)中(zhong)国船舶(bo)人自信、奋进的感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