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由中(zhong)国(guo)(guo)船(chuan)(chuan)舶集(ji)团(tuan)有限(xian)公(gong)司旗下沪东中(zhong)华联合中(zhong)船(chuan)(chuan)贸易为法(fa)国(guo)(guo)达飞海运集(ji)团(tuan)建造的15000TEU超大型集(ji)装箱系(xi)列船(chuan)(chuan)首制船(chuan)(chuan)“达飞·和风”号命名交付(fu)。这是中(zhong)法(fa)两国(guo)(guo)船(chuan)(chuan)海巨头全(quan)面落实(shi)2019年中(zhong)国(guo)(guo)国(guo)(guo)家主席习(xi)近平(ping)和法(fa)国(guo)(guo)总统马克龙见证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jia)协(xie)议的最新(xin)(xin)成果。同时,也标志(zhi)着“CSSC超大型箱船(chuan)(chuan)谱系(xi)”又添“新(xin)(xin)丁”,实(shi)现了对全(quan)球超大型集(ji)装箱船(chuan)(chuan)发展的引领(ling)。
2019年3月,在中法(fa)建(jian)交(jiao)55周(zhou)年的背景(jing)下,两国元(yuan)首见证(zheng)了中国船(chuan)舶集(ji)(ji)团(tuan)董事长(zhang)雷凡培、达飞(fei)集(ji)(ji)团(tuan)董事长(zhang)兼(jian)首席执(zhi)行官(guan)鲁道夫·萨德(de)互相交(jiao)换战(zhan)略合作框(kuang)架协议暨5艘(sou)双燃料动力(li)、5艘(sou)常规动力(li)共10艘(sou)15000TEU超大型集(ji)(ji)装箱船(chuan)建(jian)造合同。
该系列船由七〇八所研发设计,沪东中华和江南造船建造,国产化率达到90%,中国船舶集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同时,该系列船也是中国船舶集团积极响应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成果之一,是中国船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为促进全球航运绿色、低碳、环保转型升级作出的重要贡献。
“达飞·和风”号是目前船舶市场上炙手可热的船型,可灵活布置于全球各个重要航线。该船长度相当于14节“复兴号”高铁车厢、5架空客A380客机,甲板面积相当于3个标准足球场,从船底至上层建筑的高度相当于24层楼,货舱加甲板堆箱层数达到22层。该船载箱量达到15536标准箱,同时,可独立装载1800个冷藏集装箱。该船采用脱硫塔和低压脱硝的废气洗涤组合,提前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TierIII排放标准,更好适应船东营运灵活性;满足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第三阶段要求,具有经济高效、载重量大、单箱油耗低等特点。
作为“达飞·和风”号的建造单位,沪东中华高度重视、积极谋划,凭借其在超大型集装箱船建造领域拥有的雄厚技术实力、丰富管理经验和良好市场影响力,在总结成功建造全球首创最大、最先进23000TEU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经验的基础上,持续优化项目管理,加强质量管控,力求精益求精,打造精品船型。
在实船建造中,沪东中华大胆运用新工艺、新技术,在全球首次实现在大型箱船上安装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氮装置和混合式洗涤塔脱硫装置,成功打造出沪东中华又一款经典产品,获得了船东的高度称赞,不仅为后续船的连续建造夯实了坚实的基础,也巩固了沪东中华在国内外箱船建造市场的“领跑”地位,为提升中国船舶集团品牌影响力增光添彩。
今年以来,全球船舶市场触底反弹,尤其是集装箱船新船建造订单出现井喷态势,多个批量集装箱船订单落户中国船舶集团。截至到目前,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上海三大船企——江南造船、沪东中华和外高桥造船手持全球最大24000TEU、双燃料动力15000TEU和13000TEU,以及广受市场青睐的7000TEU等集装箱船订单近60艘,上海已成为全球集装箱船研发建造中心。
新闻多一点
近年来,中国船舶集团充分发挥中船贸易船海经营主平台作用,与法国达飞集团战略合作硕果累累。除上述系列船外,2017年9月,双方还签订了9艘全球首创最大、最先进23000TEU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建造合同,目前已全部顺利交付。(点击查看详情>>)
今年4月,双方再度携手,签订了6艘15000TEU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6艘13000TEU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和10艘5500TEU常规动力集装箱船等共3型22艘集装箱船建造订单,刷新了中国船舶集团承接单笔金额最大的集装箱船订单纪录,法国达飞集团也成为中国船舶集团在集装箱船领域全球最大的合作伙伴。(点击查看详情>>)
| 记 者:何宝新
| 摄 影:张 黎
| 责 编:周 芒
| 校 对:高红梅
| 审(shen) 核(he):甘丰录/项(xiang)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