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风肆虐的时候,在洪水来袭的时候,在山火熊熊的时候,他们逆流而上、奋不顾身!
他们是救援群众的“孤勇者”,是照亮时代的“逆行人”!
他们的背后,中国船舶集团研制的大型化、智能化先进救助装备成为人命救助的坚强后盾。
在日前闭幕的第五届国际潜水救捞和海洋工程装备展上,中国船舶集团展示的各型水面、水下救助打捞装备,数字化辅助系统等产品得到了广泛关注,让我们来看看,中国船舶的救助装备还有什么“杀手锏”:
救助船系列
“希望之舟”破浪而至
说到海上(shang)救助,救助船(chuan)(chuan)必须(xu)占据C位(wei)。由(you)上(shang)海船(chuan)(chuan)院(yuan)、七〇一(yi)所等单位(wei)设计(ji),黄埔(pu)文冲、武船(chuan)(chuan)集团(tuan)等单位(wei)建(jian)造的(de)(de)我国系(xi)列(lie)救助船(chuan)(chuan),已(yi)经形成了大(da)、中(zhong)、小相(xiang)配套,快速和(he)高速相(xiang)结合(he)的(de)(de)专业救助船(chuan)(chuan)舶(bo)体系(xi),并从最初(chu)的(de)(de)“人命救助”不断(duan)拓展为集多种功(gong)能于一(yi)体的(de)(de)综合(he)性救助船(chuan)(chuan)舶(bo)阵(zhen)列(lie)。
“东(dong)海(hai)救101”船(chuan)是由上(shang)(shang)海(hai)船(chuan)院完全自主开发(fa)设计、黄(huang)埔文冲建(jian)造的(de)14000kW海(hai)洋救助船(chuan),是尺度最(zui)大(da)、功率最(zui)大(da)、航速最(zui)快、抗(kang)风(feng)能(neng)(neng)力最(zui)强、救助功能(neng)(neng)最(zui)齐全的(de)海(hai)上(shang)(shang)救助旗舰,有“中(zhong)国第一救”之美誉,在(zai)海(hai)上(shang)(shang)重大(da)抢险任务和国际合作交流任务中(zhong)发(fa)挥了(le)关键作用(yong)。在(zai)2016年“MH370”失联客机海(hai)上(shang)(shang)搜救行(xing)动中(zhong),“东(dong)海(hai)救101”船(chuan)前往南印度洋执行(xing)海(hai)面搜寻(xun)和海(hai)底扫(sao)测任务,在(zai)这场人类历(li)史上(shang)(shang)规模最(zui)大(da)、耗时最(zui)长的(de)海(hai)上(shang)(shang)搜救行(xing)动,发(fa)挥了(le)重要的(de)作用(yong)。
同样出现在“MH370”失联客机海上搜救行动中的还有由七〇一所设计、武船集团建造的“海巡01”船。该船在交通部指令下开展搜寻工作,航经东海、南海,穿越马六甲海峡、巽达海峡,横渡赤道,转战印度尼西亚以西直至南印度洋海域,搜寻面积245624平方公里。创下中国海事大型巡航救助船出航时间最长、航行距离最远、第一次到南半球高纬度海域参与搜救、第一次境外大规模搜救担任现场指挥等多项纪录。
此外(wai),我(wo)国(guo)还有“南(nan)海(hai)救(jiu)101”、“北海(hai)救(jiu)116”等多艘专业救(jiu)助船,可(ke)以在比较恶劣的海(hai)况下开(kai)展救(jiu)助工作。
目前,上海船院设计的14000kW大型巡航救助船(升级版)正在建造当中,建成后将具备水面搜寻救助、深远海拖曳救助、海空立体搜寻救助、应急抢险救助、对外消防灭火、信息传输与应急指挥、环境监测保护、深水扫测、援潜救生、饱和潜水、水下救助打捞作业、对外应急补给等功能。
伸出援手,义不容辞
如果说救助(zhu)(zhu)船是(shi)海(hai)上(shang)救助(zhu)(zhu)的(de)(de)主力军,那么还有很多(duo)执行(xing)了救助(zhu)(zhu)任务的(de)(de)船舶及海(hai)洋装备,则是(shi)海(hai)上(shang)救助(zhu)(zhu)的(de)(de)预(yu)备队。
由七〇二所牵头研制的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主要开展深海探测、考古作业和科学考察等工作。2021年,在印尼海军“南伽拉”号潜艇救援行动中,“深海勇士”号随母船“探索二号”共赴相关海域,协助救援失事潜艇,先后完成了13个潜次的勘测任务。相关勘查数据、水下图片、视频以及打捞上来的物品等,中方都毫无保留地及时、稳妥移交给印尼方。
“深潜”号与“海巡01”船(chuan)在“桑吉(ji)”号救援(yuan)现场
“深潜”号是上海船院开发设计、武船集团建造的深潜水作业支持船,配备有300米饱和潜水装备和3000米无人遥控潜水器。在巴拿马籍油船“桑吉”号燃爆事故中,“深潜”号参与现场救援,并成功通过吊篮运送“四勇士”登上燃烧中的船舶执行救援任务,带回船舶“黑匣子”和发现的两具遇难船员遗体。
逆流而上,救援有我
“船”是中国船舶的主业,除了船舶之外,无论是水面还是空中,仍然有中国船舶的救援装备,护航人民群众生命,保障救援人员安全,提高救援效率和质量。
还记得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吗?作为搜索回收任务中的“千里眼”,七一七所所属天勤公司研制的我国首款机动地面无人支援保障车中的光电设备,成功实现了神舟十三返回舱远距离的准确捕获、稳定跟踪、准确采集,清晰记录了“主伞打开”“抛防热大顶”“反推发动机点火”等关键节点的视频影像,系统形成第一手宝贵资料,为神舟十三着陆机动搜索、录取工作及后续载人航天着陆返回技术研发提供有力支撑,充分展现了船舶人在航天领域的担当作为。
从安徽池州溃口封堵、松花江特大洪水、鄱阳湖洪涝、河南抗洪抢险,到最近的四川泸定6.8级地震救援,中船应急研制的应急动力舟桥,快速响应、迅速部署,有效解决了涉水抢险难题,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有力贡献。
在抗洪抢险的后方,由北京301医院及系统工程院、昆船公司联合研发的智能化方舱医院,以应急式响应、模块化部署、智能化设计、功能化集成的优势和特点,“秒变”抗洪抢险保障房。在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暴雨洪涝灾害抢险救援中,昆船公司迅速建成并投入使用保障体系应急方舱50个,配备抗洪救灾保障物资,高效安置了当地受灾民众。
在空中,昆船公司开发的森林灭火救援无人机,可快速、高效地对火灾实施灭火作业,特别是消防队员无法到达的高山峡谷等险峻区域,森林初期火灾及尾火扑灭、开辟消防救援通道等优势明显,在全国应急救援展览会和云南省多次消防演习中表现优异,受到现场消防战士的一致好评。
由七一六所下属青岛杰瑞研发的北斗搜救终端及AIS个人搜救终端,则是可握在手中的“救援秘宝”。系列设备具备落水检测功能,遇险后可手动或主动实时定位,并对外发送求救信息,实现了遇险主动报警、实时定位、快速响应。
| 策 划:婷进深蓝工作室
| 记 者:王 进/邝展婷
| 来 源:各成员单位
| 责 编:邝展婷
| 校 对:周 芒
| 审 核:项 丽/甘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