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贸易:国际化蝶变,“十四五”,再出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环境日趋复杂。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挑战,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提高发展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综合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扛起中国船舶行业国际化发展大旗,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船贸易使命在肩。聚焦主责主业,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坚持“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发展方向,切实发挥“集团公司军贸经营平台、船海产业市场经营主平台和国际业务拓展主体力量”作用,是中船贸易在“十四五”时期实现跨越发展、完成国际化蝶变的重要路径。
2020年底,一笔4艘2.4万TEU超大型集装箱船建造订单,为中船贸易“十三五”收官画上了圆满句号。这笔订单由中船贸易联合沪东中华和江南造船与交通银行租赁有限公司签署,在营销、设计、建造、融资等多方资源的联动互补、齐头并进之下最终敲定。“十三五”期间,中船贸易规模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业务升级加快推进,效率效益稳步增长,连续多年在中国船舶集团经营业绩考核中被评为A级。
“十(shi)三五(wu)(wu)”圆(yuan)满收官,“十(shi)四五(wu)(wu)”开启新篇。站(zhan)在(zai)“两个一百年”奋斗(dou)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十(shi)四五(wu)(wu)”规(gui)划具有(you)特殊(shu)重要的地位。以“站(zhan)在(zai)未来看(kan)现(xian)在(zai),站(zhan)在(zai)世界(jie)看(kan)中(zhong)(zhong)国(guo),站(zhan)在(zai)中(zhong)(zhong)国(guo)看(kan)行(xing)业(ye),站(zhan)在(zai)行(xing)业(ye)看(kan)企(qi)业(ye)”的视角,中(zhong)(zhong)船(chuan)(chuan)贸易“十(shi)四五(wu)(wu)”时期(qi)准备怎么干?要真(zhen)正戴上“世界(jie)一流(liu)船(chuan)(chuan)舶(bo)贸易企(qi)业(ye)”这顶桂冠(guan),中(zhong)(zhong)船(chuan)(chuan)贸易的国(guo)际(ji)化蝶变之路如何走?
向第一梯队跨越
“研判新趋势、分析新挑战、寻找新机遇”是企业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因素。“与以往编制五年规划相比,‘十四五’规划在深度和广度上要求更高。”这是业界制定规划的普遍看法。一方面,新发展理念对规划目标的内涵提出了更高标准;另一方面,新发展格局下,国际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对于中船贸易来说,“十四五”时期是其重组整合后迎来的第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意味着“谋新篇、启新程、开新局”。
2020年,在“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中船贸易按照中国船舶集团统一部署,实施完成了重组整合工作。相关负责人介绍,两大船舶集团战略性重组为中船贸易带来了产品、市场和规模方面更大的支撑力量。在中国船舶集团战略定位下,中船贸易的业务板块有了进一步拓展,业务结构得到了优化升级,以军贸、船海和应用业务为观察切面,军贸溢出效应和全球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船海产业的整个链条变得更加完整,应用产业国际市场经营主窗口也成为其着力打造的新平台。
“十四五”期间,中船贸易的总体目标是:塑造“一个品牌”,构建“三大业务”,强化“四个体系”,实现“四个提升”。这也是其对中国船舶集团所赋予“军贸业务平台、船海产业市场经营主平台和国际业务拓展主体力量”发展定位的具体贯彻。对应中国船舶集团聚焦的四大主业发展领域,中船贸易在“十四五”期间将着力布局构建“三大业务”——做强军贸核心业务,做精做优船海业务,全力拓展应用业务。从空间布局上来看,中船贸易三大业务覆盖范围相较“十三五”时期将得到拓展与延伸,可以覆盖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环渤海地区、上海地区、沿江地区以及两广地区企业。在中船贸易服务集团船海装备“走出去”进程中,为业务发展提供资源支撑的腹地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从产业链完整度来看,对比“十三五”期间,中船贸易三大业务依托的产品种类更加丰富,产品体系更加立体,产品门类更加齐全,船舶配套更加高效,产业链条将变得更加完整。
从海外市场资源来看,经过近40年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领域的深耕,中船贸易积累了广泛的全球客户资源,建立了与大船东、好船东、老船东等优质客户的良好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了“卖全球”的优势资源。
从船舶行业发展来看,中船贸易在舰船领域的出口表现将代表中国舰船行业在国际市场的主要竞争力,中船贸易在行业中的战略地位将更加突出。
内有产品支撑、外有市场资源,这是中船贸易的集中优势。中船贸易相关负责人分析表示:“这种优势作用一旦有效发挥,将是中船贸易‘十四五’时期的重大推力。”到“十四五”末,中船贸易将力争综合实力实现较大跨越,成为国内综合竞争力最强、国际影响力最大的船舶贸易企业,军贸综合竞争力进入国内第一梯队。
“能否成(cheng)功(gong)跃(yue)迁跻(ji)身第一(yi)(yi)梯队,不(bu)是(shi)自己说了算,要(yao)看(kan)行业认(ren)不(bu)认(ren)可、市场认(ren)不(bu)认(ren)可、客户认(ren)不(bu)认(ren)可。”中(zhong)船贸易相关负责人(ren)表示(shi)。目前,对标(biao)国内一(yi)(yi)流(liu)军贸企业,中(zhong)船贸易在(zai)(zai)经济规模、战(zhan)略布局、发展(zhan)路(lu)径(jing)以及管理(li)体制等(deng)方面尚存在(zai)(zai)差(cha)距。对标(biao)高质量发展(zhan)要(yao)求,中(zhong)船贸易在(zai)(zai)解决业务协同与互补、业务发展(zhan)不(bu)均衡,以及综合管理(li)水平提升、国际化人(ren)才匹(pi)配等(deng)问题方面仍然需要(yao)下足功(gong)夫(fu)。
立足服务做实支撑
在中船贸易历史发展进程中,“十四五”时期将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也是发挥“1+1>2”整合效应的关键时期。“有效的规划,并不是要制作一个发展册子出来,而是要真真正正落实到经营布局上去,落实到业务上去,落实到具体的发展成果上去。”这是制定规划者的普遍期许和初心,从宏伟蓝图到落实落地,需要“载体”。
“塑造船舶行业国际化经营品牌”,形成“中国船舶集团军贸经营平台、船海产业市场经营主平台和国际业务拓展主体力量”,是中船贸易在船舶行业和中国船舶集团坐标系中的确切定位。为此,必须做实“三大业务”(军贸业务、船海业务、应用业务),做强“四个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服务保障体系、精益管理体系)。同时,中船贸易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力服务集团旗下船企,服务中国船舶行业国际化发展,中船贸易应该是也必须是先锋队,这是使命,也是责任。”
军贸是中船贸易的核心业务。核心业务如何产生核心竞争力?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中船贸易将从市场结构、产品体系、业务模式以及品牌、质量、服务等方面着力加强军贸核心业务能力建设,大力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推动由“向用户交付装备”向“提供全流程、全周期服务”转变,健全完善全寿命周期服务保障体系。近年来,中船贸易已在多个国际地区市场实现服务保障升级,如完成首次出口军贸舰返华维修,保障出口军贸产品售后服务,在践行全寿命周期服务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
船海业务是中船贸易的传统优势业务。优势业务如何持续做精做优?
自打开中国船舶出口市场以来,中船贸易深度参与全球新造船市场经营,积累了丰富的商务经验以及船海经营信息处理、资源整合等核心竞争力。“十四五”期间,中船贸易将借助中国船舶集团战略重组后国际业务大发展契机,着力整合外部市场,盘活集团船企、设计院所和集团配套企业的存量资源,增强商务服务能力,紧跟市场信息,对接多方资源,发挥在集团新造船项目领域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全力服务集团船企“走出去”,努力巩固和提升CSSC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影响力。
应用业务是中船贸易“十四五”时期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增长点能不能实现增长?
“十四五”期间,中船贸易将充分利用渠道资源优势,紧紧围绕“成套设备、国际工程、国际产能合作、资源能源”四大方向,健全开放合作机制,用好集团内及其他行业优势资源,加强与船用设备研制企业的系统配合,提升系统集成能力、综合服务能力、价值创造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中船贸易应用业务基础薄弱的现状,将着力加强横向对标,找准差距短板,不断健全支撑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国际化、专业化能力。近期,中船贸易应用业务团队先后赴集团内外企业走访调研,抢抓合作契机,了解市场需求,一方面广开渠道,一方面苦练内功,积极为应用业务发展壮大做足功课、夯实基础。
业务做强是根本,体系支撑是关键。如果说“三大业务”是横向的截面,“四个体系”就是纵向的支柱,构建起来的立体发展图景里则镶嵌着与中船贸易共赢发展的一个个企业与客户。
“近年来,中船贸易的经营业绩持续稳定增长,高质量发展稳步向前,这主要源于三个重要方面。一是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二是全力支撑集团发展,三是构建与船企和用户之间长期良好合作关系。”相关负责人介绍,“业务做优做强建立在做好服务的基础之上,所有业绩的取得,都离不开精准、精细的服务。”
扩大国际化“朋友圈”
没有思想的破冰,就没有行动的突围。中船贸易坚持国际化发展方向,则必须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这是塑造“一个品牌”、践行“两平台一主体”战略定位的先行条件。中船贸易相关负责人表示:“扎实推进国际化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必由之路。”
加快国际化必须积极统筹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完善全球化经营与服务保障布局,建立适应国际业务发展的先进管理体系。“如果没有卓越的国际市场开拓能力,没有优秀的服务保障方案解决能力,没有领先行业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国际化发展就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相关负责人强调,加快国际化发展必须坚持“多条腿走路”。
图片
一是理念先行。国际化发展思路要“入脑入心”,国际化水平要成为各项工作的“重要标准”,国际化服务保障理念要成为与客户开展合作的“基本思想”。二是加速国际化网络布局。驻外机构的广覆盖是全球营销体系、市场结构优化的“先手棋”,到“十四五”末期,中船贸易驻外机构将实现覆盖全球主要用户国。三是国际化人才匹配。要构建国际化人才的选人用人机制,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敢于担当”的国际化人才队伍。
同时(shi),推动软(ruan)实(shi)力与硬(ying)实(shi)力同频(pin)共(gong)(gong)振。开拓(tuo)国际(ji)(ji)市场、履行服(fu)务(wu)(wu)保障(zhang)都需要贴近国际(ji)(ji)市场前沿(yan),到得(de)了客户身边、到得(de)了“听(ting)得(de)见炮火的(de)地(di)方”。依托驻(zhu)外机构,中(zhong)船贸易(yi)将推进国际(ji)(ji)服(fu)务(wu)(wu)保障(zhang)体系建设(she),以满足海外军(jun)民项目(mu)服(fu)务(wu)(wu)保障(zhang)需求。努(nu)力扩大国际(ji)(ji)化(hua)“朋友圈”是中(zhong)船贸易(yi)“十(shi)四五”时(shi)期的(de)重要任务(wu)(wu);强化(hua)国际(ji)(ji)市场营销和(he)服(fu)务(wu)(wu)保障(zhang)网络布局(ju),推进国际(ji)(ji)业(ye)(ye)务(wu)(wu)协同发(fa)展,抱团出(chu)海、合作(zuo)共(gong)(gong)赢,健全国际(ji)(ji)业(ye)(ye)务(wu)(wu)发(fa)展制(zhi)度机制(zhi),则是其充(chong)分发(fa)挥国际(ji)(ji)化(hua)目(mu)标牵引作(zuo)用的(de)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