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碳我们在行动
(绿色产品篇)
广船国际
持续践行新发展理念
大力开(kai)展节能低碳(tan)脱(tuo)硫船(chuan)舶设计(ji)建造
积极研究应用(LNG/燃油)双燃料动力系统,成功攻克关键技术,交付世界首艘双燃料豪华客滚船。2018年,广船国际攻克了LNG供给、加气系统、双壁管焊接、冷能回收系统等关键技术,顺利为瑞典船东建造交付了世界首艘双燃料豪华客滚船。
大力拓展应用(LNG/燃油)双燃料动力系统,成为国内手持双燃料船舶订单最多的船厂。自2019年以来,广船国际连续承接了2艘15万吨级LNG/燃油双燃料原油船、8艘12万吨级和4艘11万吨级LNG/燃油双燃料成品油船,目前手持LNG/燃油双燃料动力船舶订单达到14艘,数量国内第一。
努力开拓双燃料动力系统新领域,成功承接甲醇双燃料动力船舶,成为国内第一家建造甲醇双燃料船的船厂。2019年,广船国际成功承接4艘5万吨级甲醇运输及甲醇双燃料化学品/成品油船,首次在大型船舶上应用水合物燃料方案,满足国际海事组织TierIII的排放要求,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广船国际还联合ABS船级社开展了氨双燃料的油船研发,积极开拓新能源燃料。
大力开拓电池动力技术应用,为节能减排开辟新途径,一型采用混合电力推进技术的客滚船正在建造。早在2017年,广船国际就在电动船领域开展了研究。2019年,广船国际承接了英国P&O双向推进客滚船,该船采用电力推进和能量储存融合的混合电力推进技术,电池容量高达8.8兆瓦时,船舶载客量1500人,航速20.8节。
积极开展船型优化和风能技术应用研究,着力降低燃料能耗,对于特定航线运行的船舶预计平均减排可达10%广船国际持续开展主建船型优化升级,研究应用线型和螺旋桨一体化优化、节能装置等技术,不断降低能耗水平,自2012年以来,MR船型油耗同比下降约15%。
积极推进在营船(chuan)(chuan)舶(bo)脱(tuo)硫(liu)(liu)改(gai)(gai)(gai)装(zhuang)(zhuang)和LNG双(shuang)(shuang)燃(ran)料系统改(gai)(gai)(gai)装(zhuang)(zhuang),拓展(zhan)节能减排工作(zuo)领域,目(mu)前(qian)已经(jing)完(wan)成(cheng)(cheng)42艘在营船(chuan)(chuan)舶(bo)的脱(tuo)硫(liu)(liu)改(gai)(gai)(gai)装(zhuang)(zhuang)。目(mu)前(qian),广(guang)船(chuan)(chuan)国际已完(wan)成(cheng)(cheng)42艘在营船(chuan)(chuan)舶(bo)的脱(tuo)硫(liu)(liu)改(gai)(gai)(gai)装(zhuang)(zhuang),其中混合(he)式脱(tuo)硫(liu)(liu)系统改(gai)(gai)(gai)装(zhuang)(zhuang)共完(wan)成(cheng)(cheng)13艘;开式脱(tuo)硫(liu)(liu)系统改(gai)(gai)(gai)装(zhuang)(zhuang)共完(wan)成(cheng)(cheng)29艘。公(gong)司不断探索和加(jia)强双(shuang)(shuang)燃(ran)料改(gai)(gai)(gai)装(zhuang)(zhuang)技(ji)术的研(yan)究工作(zuo),成(cheng)(cheng)立了以副总工程师(shi)领衔的技(ji)术研(yan)发(fa)团队,已经(jing)完(wan)成(cheng)(cheng)了大型集装(zhuang)(zhuang)箱船(chuan)(chuan)、大型油船(chuan)(chuan)、内河船(chuan)(chuan)等LNG动(dong)力改(gai)(gai)(gai)装(zhuang)(zhuang)方案(an)。
P&O豪华客滚船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混合动力双向推进客滚船
沪东中华
顺应世界航运绿色节能发展趋势
深耕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
沪东(dong)中(zhong)(zhong)华(hua)(hua)多(duo)年(nian)来(lai)(lai)深耕大(da)(da)(da)(da)型(xing)(xing)液化天(tian)然气运(yun)输船(chuan),顺应世界航运(yun)绿色(se)(se)节能(neng)(neng)(neng)发展(zhan)趋(qu)势,立足自主创新,突(tu)破技术封锁(suo),成为中(zhong)(zhong)国(guo)目前(qian)唯(wei)一具备LNG全产业(ye)链装(zhuang)备拓展(zhan)能(neng)(neng)(neng)力的(de)造船(chuan)企业(ye)。近年(nian)来(lai)(lai),已成功交付大(da)(da)(da)(da)型(xing)(xing)LNG运(yun)输船(chuan)、大(da)(da)(da)(da)型(xing)(xing)LNG加注(zhu)船(chuan)、大(da)(da)(da)(da)型(xing)(xing)浮(fu)式液化天(tian)然气储存及再气化装(zhuang)置(LNG-FSRU)等各型(xing)(xing)LNG储运(yun)装(zhuang)备28艘。这些国(guo)之(zhi)重(zhong)器源(yuan)源(yuan)不断为我(wo)(wo)国(guo)输送(song)绿色(se)(se)清(qing)洁能(neng)(neng)(neng)源(yuan)。2020年(nian)我(wo)(wo)国(guo)LNG进口6700万吨(dun),是世界第二大(da)(da)(da)(da)LNG进口国(guo),沪东(dong)中(zhong)(zhong)华(hua)(hua)建造的(de)LNG船(chuan)提供了20%的(de)运(yun)力支(zhi)撑(cheng),为建设美丽中(zhong)(zhong)国(guo)提供给了坚实的(de)自主装(zhuang)备支(zhi)撑(cheng)。
沪(hu)东中(zhong)华(hua)为中(zhong)船(chuan)租(zu)赁自主设计建造(zao)的17.4万立方(fang)米(mi)液化天然气(qi)(LNG)运输船(chuan)“木兰(lan)”号
液化天然气(LNG),是天然气经过脱硫、脱碳、脱水去杂质等工艺后在-162℃时凝结为液体而成,其体积仅为同量天然气体积的1/625,是更清洁、高效、安全的能源,已在交通车(船)、物流、工业、化工等多个领域被广泛采用,很多国家将其列为首选燃料并大规模建设LNG接收站。LNG已经成为继石油之后全球争夺的热门能源。
大船集团
开发(fa)零碳排放超大型集装箱船
大船集团与曼恩能源方案、英国劳氏船级社(LR)共同开发了“C-FUTURE” 零碳排放23000箱超大型集装箱船。LR颁发了AIP证书。该船型率先提出“C-FUTURE”概念,创新性的采用液氨为动力燃料,实现船舶零碳排放;曼恩最新研发的液氨燃料主机和大船集团自主研发的燃料供应系统,匹配大型可调螺距螺旋桨,配合轴带发电机,提供船舶推进动力和电力供应;常压、低温、低蒸发率、高舱容利用率的A型燃料舱,为船舶提供了充沛续航。
“C-FUTURE”方案是大船(chuan)集团在绿色船(chuan)舶(bo)和清(qing)洁(jie)能源应用(yong)发展道路(lu)上的又一次(ci)开(kai)拓性创举,以“零碳(tan)排放”为(wei)目标,大船(chuan)集团与合(he)作伙伴共同完(wan)成了极(ji)具前(qian)瞻性船(chuan)舶(bo)设计革新,为(wei)即将到来(lai)的零碳(tan)排放船(chuan)舶(bo)市(shi)场(chang)提供(gong)了切实可行(xing)的解决(jue)方案。
黄埔文冲
拓展海洋新能源业务
黄埔文冲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拓展海洋新能源业务的战略,2021年4月26日,黄埔文冲与中国三峡集团旗下三峡物资签署了1座2000吨自升自航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建造合同。
2000吨自升自航式一体化海上风电安装平台是三峡集团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清洁能源发展战略重要部署。平台建造周期短, 科技含量大,先进设备多,黄埔文冲利用现有建造大型工程船舶的经验,提前策略,制定了详细的建造方针,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和周密的生产计划安排。目前,该平台的建造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黄埔文冲也将继续秉承“务实、严谨、主动、高效”的工作作风,为我国海上风电建设市场再添利器助力。
重庆红江
为打造船舶绿色“中国心”贡献力量
重庆红江一直以来坚定贯彻执行国家“双碳”目标,致力于开发新一代节能降碳产品,为降碳减排贡献红江力量。
今年2月,重庆红江为淄柴博洋双燃料柴油机设计制造的N28型电控单体泵完成纯油模式下配机试验。4月,重庆红江成功配套淄柴博洋某型LNG双燃料机发动机,主要配套的电控单体泵、气体燃料阀、凸轮轴总成、机油泵、燃油泵、柴油机控制系统等关键核心部件在试机过程中性能稳定可靠。7月,重庆红江开发研制的CHG620燃气喷射阀已通过中国船级社检验顺利交付客户使用。8月,重庆红江进一步加大了节能降碳产品的研发力度,公司在技术中心专门成立了新能源组,主要致力研发天燃气、甲醇、氨、氢等新能源产品,探索出节能降碳、绿色发展的新路径,担当起央企的社会责任。
中国海装
造福人类、共享蓝天
作为一家自带“绿色”属性的新能源企业,中国海装始终以“造福人类、共享蓝天”为己任,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将祖国大地的风资源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绿色能量。目前,中国海装全球运行的风电机组每年发电量约480亿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900多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700多万吨,二氧化硫140多万吨,氮氧化物70多万吨,每年植树造林200万亩。
未来,中国(guo)海装(zhuang)将通过不断的创新和(he)不懈的努力,生产出实用性更强(qiang)、发电(dian)量更高、可靠性更好的风(feng)电(dian)产品,让海装(zhuang)风(feng)机提供更多绿色能源,让海装(zhuang)员(yuan)工践(jian)行绿色生活方式,全力助推国(guo)家(jia)能源绿色转型,为“碳达峰”“碳中和(he)”目标贡献(xian)海装(zhuang)力量。
中船动力集团
为低碳、零碳提供“中国方案“
中船动力集团碳中和发展研究中心,作为“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与技术发展、应用的研究机构,旨在贯彻落实中国船舶集团关于打造国内领先的绿色制造集团的要求,以及全面带动船舶行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部署,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推动船舶动力领域碳中和技术创新及应用。
碳中和发展研究中心将密切关注当前市场发展并积极探索前沿趋势,围绕低碳、零碳燃料发动机及新能源动力、绿色低碳制造、大气污染治理等技术领域发力,提出自主可控的船舶动力低碳、零碳 “中国解决方案”,打造成一个兼具前瞻性和操作性的智库平台,从而进一步支撑船舶动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服务支撑国家和集团战略任务实施,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七〇四所
聚焦新能源动力船舶领域
近年来,七〇四所以国家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聚焦新能源动力船舶领域,依托在供电系统与动力系统集成方面积累的丰富技术储备,突破新能源动力直流配电、短路保护、能量控制等多项国内领先的核心关键技术。
目前应用供货的船舶包括:全球吨位最大的智能航行船舶“智飞”号、“献礼建党百年”浙江省首批新能源动力游览船、长江第一条完全满足中国船级社(CCS)纯电池动力指南要求公务船 “海巡12930”号、湖南环保接收船、湖北纯电池动力游览船、LNG系列“海洋石油550”号等。
七一二所
聚焦新能源动力系统及核心装备
近年来,七一二(er)所积极(ji)响应国(guo)家新(xin)(xin)(xin)能(neng)源(yuan)(yuan)及绿色(se)发展战略(lve),在新(xin)(xin)(xin)能(neng)源(yuan)(yuan)船领(ling)域主动(dong)作为(wei),以(yi)全(quan)电动(dong)船舶(bo)为(wei)主,引领(ling)国(guo)内新(xin)(xin)(xin)能(neng)源(yuan)(yuan)船舶(bo)动(dong)力系统(tong)技术发展。从标准、规范(fan)(fan)制定,核心产(chan)(chan)品开发,全(quan)产(chan)(chan)业(ye)(ye)链打(da)造,商(shang)业(ye)(ye)模(mo)式(shi)探(tan)索(suo)、示范(fan)(fan)项(xiang)目建设(she)等(deng)多个方(fang)面开展了(le)切实、有效(xiao)的工(gong)作。在国(guo)内长江水系、珠江水系、重要水源(yuan)(yuan)地、景区(qu)、湖(hu)泊、沿海等(deng)地开展了(le)多项(xiang)全(quan)电池动(dong)力船舶(bo)重点示范(fan)(fan)项(xiang)目的建设(she)工(gong)作,市(shi)场占有率国(guo)内领(ling)先。
国(guo)内首艘(sou)4000马力海上纯电动(dong)拖船(chuan)
降低船舶能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航运能力成为内河航运领域的发展趋势,具有“零噪音、零排放”等特点的纯电动船舶,是未来内河船舶行业发展的重点。目前,七一二所已提供48艘船舶全电池动力系统。未来,七一二所将继续以促进绿色新能源船舶技术发展为目标,致力于确保动力电池后备安全性和推进系统的高可靠性,为引领新能源船舶产业布局和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共创美好未来。
| 策 划:高红梅
| 来 源:广船国际/沪东中华/大船集团/黄埔文冲/中国海装/中船动力集团/七〇四所/七一二所
| 责 编:高红梅
| 校 对:宁湘舒
| 审 核:项 丽/甘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