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作为中国船舶工业的骨干力量和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力量,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遗留下来一批具有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的红色资源和工业遗产。TA们见证着企业的历史变迁,印刻着船舶的历史记忆。按照集团公司党组“用好集团特有红色资源、突出船舶特色,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船舶集团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和文化凝聚力”的指示要求,中国船舶微信公众号策划推出“船舶印记”专栏,分享TA们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价值。
始(shi)建于(yu)1898年的(de)中国(guo)(guo)船(chuan)舶(bo)集(ji)团旗(qi)下大船(chuan)集(ji)团经历了百年风(feng)雨洗礼,依然保(bao)留(liu)了一些建厂(chang)早期的(de)建筑物和构筑物,如修船(chuan)南坞、中央发(fa)电所等(deng),他们见证了中国(guo)(guo)船(chuan)舶(bo)工业(ye)的(de)发(fa)展。
修船南坞始建于1899年,1902年底初建完工,长116米、宽13米、深7.6米,采用两开式扉门,并配备电动排水泵。
船坞通体(ti)用材为(wei)石料,就(jiu)地(di)取自(zi)于大连周(zhou)边(bian)群山之中,加工成(cheng)条(tiao)石后为(wei)青(qing)灰色。
20世(shi)纪60年代修船南坞
船坞建(jian)成后,古朴大(da)方、经久耐用,历(li)经百年(nian)风(feng)雨(yu)而(er)不衰,彰显丰厚的历(li)史底蕴。
现今修船南坞
2020年12月,工业(ye)和(he)信息化(hua)部公(gong)布(bu)了(le)第四(si)批(pi)国家工业(ye)遗产名单,大船(chuan)集团修船(chuan)南坞成功入选。
中央发电(dian)所(suo)的(de)建(jian)筑风(feng)格秉承了沙俄时期(qi)主体(ti)建(jian)筑的(de)风(feng)格,也是大(da)连早(zao)期(qi)建(jian)市时期(qi)的(de)典型代表建(jian)筑,始建(jian)于(yu)1901年(nian)春,其建(jian)造(zao)目的(de)在(zai)于(yu)保(bao)障船舶修理区域的(de)用(yong)电(dian)及其他相关配(pei)套设(she)施正常(chang)工作,发电(dian)能力为750千瓦,是整个旅大(da)地区唯一(yi)的(de)发电(dian)所(suo)。
中央发电所(suo)之后在各个历史(shi)时期,进行了幅度(du)较(jiao)大(da)的改造,目前仍承担大(da)船集团部分区域供(gong)电和供(gong)暖工作。
1902年厂容
修(xiu)船南坞和(he)中央发电(dian)所横(heng)跨三个世纪,历经两个甲子,可(ke)以说是中国近现代船舶工业(ye)史上的活(huo)化(hua)石,同时也是中国船舶工业(ye)“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鲜活(huo)样本。
从20世纪50年代中国第一艘万吨轮,60年代第一艘两万吨油船,70年代第一艘导弹驱逐舰,80年代第一艘出口船,90年代第一艘超大型原油船,直到21世纪第一艘航母辽宁舰
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大船集团创造了中国造船业80多个“第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建造了40多个型号800余艘战舰,被誉为中国“海军舰艇的摇篮”。
中国第一艘出口船“长城”号下水
中国第一艘30万吨原油船
中国第一座最大的JU2000型自升式钻井平台
国产航母山东舰
如今,修船南坞和中央发电所不仅仅是建筑,更是一个精神符号,是中国船舶集团特有的红色资源,浓缩了大船集团120余年的历史,积淀了近代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底蕴。
| 出 品:船次方工作室
| 策 划:甘丰录/周 芒
| 来 源:大船集团
| 责 编:周 芒
| 校 对:宁湘舒
| 审(shen) 核(he):甘丰录/项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