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5月29日,广东省政府、中国船舶集团、中国海油集团在北京签署广东省内河船舶LNG动力改造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 2022年12月29日、12月31日,“绿色珠江”工程新建项目及改造项目分别完成全部交付任务。
历时2年半的“绿色珠江”工程构建了区域性船舶LNG燃料应用生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为贯彻落实“两山”理念、推进我国内河航运绿色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我们深入采访了项目(mu)(mu)的落实过程(cheng),为读者呈现中国(guo)船舶人(ren)服(fu)务国(guo)家战(zhan)略、助力“双碳”目(mu)(mu)标的奋斗(dou)场景。
新建50艘,央企魄力支撑绿色动力规模效应,这片水域的蓝,我们来守护。
新建项目合同签订后,广东省“绿色珠江”新造项目工程指挥部成立。
由广州公司作为总指挥单位,中国船舶六〇五院、中船广西等设计、建造、配套、服务保障单位分管领导亲自坐镇的指挥部。一方面与广东省政府及有关机构对接,协调落实项目相关资源;一方面检查督促项目推进,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有关问题。
在近2年的项目过程中,共召开了指挥部会议13次,集聚全集团优势资源,持续优化改进设计、精益求精组织生产,全力保障项目的按期保质顺利推进,对推动项目按期高质量交付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奋战659天,团结与(yu)奉献(xian)是项目推进的主旋(xuan)律,强强联合,一步一个脚印(yin)。
“绿色珠江”新建项目涉及到的参建单位数量繁多,要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完成50艘船舶的建造交付任务,各参建单位不忘初心、不负使命的信念,科学决策、精心组织的顶层设计,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坚持,缺一不可。
开局就要争先,起步就要冲刺。自新建项目合同签订后,项目团队便迅速进入了攻坚状态。
# 中船广西以军工人的使命担当,发扬敢打硬仗、必打胜仗的优良作风,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抓实推进各项工作;
# 中国船舶六〇五院高效完成关键技术研究工作,解决船舶研发设计难题;
# 各配套设备调试团队不畏夏季炎热多雨的天气,在平均气温40℃的狭小船舱内奋战;
# 船检单位专项工作组和联合检验组,开展集中审图,实施驻厂检验,保障节点图纸退审率100%,项目检验率100%;
# 广州公司保障协调人员往返于建造现场、交付地与主要配套厂家之间,协调沟通有关问题。
船舶交付后,经第三方检测,船舶航速、载重吨、气耗量等指标优于合同要求,其中,“达峰3001”配置主机2×450kW、航速达9节,较珠江同吨位船型更节能;载货量比合同考核指标多7%-13%;气耗量比合同考核指标小16%-21%,大幅提升了船舶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得到了船东高度认可。
勇当排头兵,技术突(tu)破拉(la)动产业链完善,LNG动力(li)规模(mo)应用来“破冰(bing)”。
“绿色珠江”新造项目的三型船舶产品,是中国船舶六〇五院在广泛开展调研和船型研究、全面分析国内LNG动力系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船东的营运需求进行研发,具有较高的航道适应性、操纵性,以及最优的LNG动力系统设计,能效、经济性及智能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是全国首批取得C2证书、续航里程最长、航线最多、载货容重范围最宽的内河货运LNG动力船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项目团队克服了50艘大批量建造、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困难,连续创造了单月试航节点数量新纪录、单日交船数量新纪录等生产亮点,实现了船舶批量建造交付。
同时,内(nei)河船舶多(duo)点喷射(she)天然(ran)气发(fa)动(dong)机、内(nei)河大容量LNG储存(cun)及供气系统(tong)、高可靠性安保控制系统(tong)等(deng)多(duo)项关(guan)键配套技术得到(dao)突(tu)破并进行了实船试(shi)验(yan)验(yan)证;LNG加注、LNG动(dong)力船舶试(shi)航等(deng)关(guan)键环节,提(ti)升了行业对LNG应用的(de)信心;相关(guan)政策的(de)出台(tai),基(ji)础(chu)配套设(she)施、激励机制体系的(de)建(jian)立,初(chu)步构建(jian)了珠(zhu)江LNG燃料应用生(sheng)态。
| 策 划:婷进深蓝工作室
| 记 者:王 进/邝展婷
| 责 编:邝展婷
| 校 对:王 琦
| 审 核(he):项 丽/甘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