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地实施的关键之年,中国船舶集团按照国务院国资委有关工作要求,深入推进实施,统筹安排进度。中国船舶微信公众号与《中国船舶报》共同开设“深化改革建新功”专栏,陆续刊发集团公司总部及各成员单位积极践行“三赢”理念,聚焦价值创造,聚力改革攻坚不断深化提升的做法与成效。今天推出第七篇: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汉光重工精益管理综述。
近年来,在(zai)集团公司党组的坚强(qiang)领导下,汉光重工始(shi)终(zhong)将产业发展定位(wei)与国家战(zhan)略紧密(mi)结合,按照有限相关、多(duo)元发展原则,积(ji)极(ji)培育办(ban)公耗材等优(you)势产业项(xiang)目,2023年营(ying)业收入12亿元,成本(ben)费用率控(kong)制在(zai)85%以(yi)内(nei)。
在应用产(chan)业发展历程(cheng)中(zhong)(zhong),汉光重工紧紧围绕“一强化、三加强、三提升”,积极推进精益管(guan)理(li)和(he)成本工程(cheng),创新成本管(guan)理(li)方法,以目标成本管(guan)理(li)为抓(zhua)手,积极探索管(guan)理(li)会计在成本管(guan)理(li)中(zhong)(zhong)的(de)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公(gong)司发展能(neng)力和(he)水平。
强化成本工程体系,推进业财融合
近年来,汉光重(zhong)工(gong)(gong)积极贯彻落(luo)实(shi)集团公司2023年度“成本工(gong)(gong)程(cheng)(cheng)”工(gong)(gong)作会会议(yi)精神(shen),不(bu)断强(qiang)化(hua)成本工(gong)(gong)程(cheng)(cheng)体(ti)系(xi)建(jian)设,制定《2023年“成本工(gong)(gong)程(cheng)(cheng)”推进(jin)方案》,形成7个方面21项举措。同时(shi)建(jian)立成本管(guan)理(li)指标体(ti)系(xi),形成12张统计分析表,涵盖设计、生产、采购、管(guan)理(li)等各环节,每(mei)(mei)月监测分析公司成本管(guan)理(li)情况。通过加强(qiang)成本工(gong)(gong)程(cheng)(cheng)体(ti)系(xi)建(jian)设,把压力传(chuan)达到(dao)每(mei)(mei)一个部门、把指标细化(hua)到(dao)每(mei)(mei)一个岗(gang)位(wei),把措施落(luo)实(shi)到(dao)每(mei)(mei)一个环节,进(jin)一步强(qiang)化(hua)业财融合。
加强目标成本管理,提升盈利能力
汉光重工聚焦产品利润,以市场为导向,以目标售价和目标利润为基础来确定产品的目标成本和目标毛利率。公司积极进行差异分析,当达不到产品目标毛利率时,公司则以作业为基础,通过作业成本动因分析,找出影响原因,改善作业,不断降低目标成本,以维持或提高产品毛利率。
01针对墨粉、opc产品特点、作业流程、控制环节,归并同质化作业,汉光重工建立五大作业中心,即准备作业、生产作业、质量检验作业、采购及出入库作业、制造管理作业,不断优化生产控制程序,完善生产作业流程,消除影响非增值作业因素。
02通过基于作业为基础的目标成本管理,实现产品“真赢”目标。墨粉产品通过目标成本管理,努力提升三率,实现生产效率、综合收率、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每提升1%,单位能耗下降3.3%,毛利率同时增长3%。积极推进作业改善,通过作业分析,发现OPC产品包装环节人工费较大,对后包装环节积极探索并实施自动化改造。
加强两金压降管理,提升营运能力
两金压降管理是保持公司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撑。为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汉光重工以高质量发展为中心,以提质增效为重点,紧盯目标、精准管理、细化措施,加强督导落实,不断提高公司“三率”,耗材产业近三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在7次以上/年,存货周转率4次以上/年,营业现金比率10%以上/年,确保了公司资金链安全稳定。
01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围绕“事前考察,事中控制、事后考核”建立应收账款管理体系。“事前考察”,即严格考察客户信用评级。对不同信用等级客户,制定不同销售政策,严禁对信用等级差的客户赊销;“事中控制”,即对应收账款从形成到回款过程进行严格控制;“事后考核”,即对销售人员严格考核,客户经理薪酬与回款挂钩,激发销售人员回款积极性。
02存货管理方面,制定《存货管理办法》、《产成品管理办法》等制度,坚持以销定产,以产定采。每日对出货情况进行监控分析,每周对完工产量、出货量、订单签约情况进行统计,并与上年同期情况进行环比分析,通过分析起到“晴雨表”的作用及时跟进市场和客户情况,及时调整销售策略,保持市场份额。
03资金管(guan)(guan)理(li)方面,发布(bu)《资金管(guan)(guan)理(li)办法》、《全(quan)面预(yu)(yu)(yu)算(suan)管(guan)(guan)理(li)办法》等,强化预(yu)(yu)(yu)算(suan)刚性(xing)约束,坚(jian)持无预(yu)(yu)(yu)算(suan)不开支(zhi)、超(chao)预(yu)(yu)(yu)算(suan)不开支(zhi)原则,形成月度反馈机制,建(jian)立费(fei)用(yong)超(chao)支(zhi)红(hong)线。2023年,变动管(guan)(guan)理(li)费(fei)用(yong)较(jiao)(jiao)预(yu)(yu)(yu)算(suan)节约16%,变动制造费(fei)用(yong)较(jiao)(jiao)预(yu)(yu)(yu)算(suan)节约8%。
加强技术创新,提升发展能力
高质量发展需要以创新为动力,创新需要以实干为支撑。近年来,汉光重工持续以科技创新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不断加强研发投入强度,争当供应链产业链链长,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增强发展新动能。
01持续提升OPC鼓生产自动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公司不断探索OPC鼓生产自动化改造,逐步实现鼓基上料、产品外观检验、齿轮装配、鼓基车削等环节的自动化生产。OPC鼓人均生产效率提升89.2%。
02立足自主设计,打破进口限制。充分利用自身光、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优势,对引进国外OPC鼓生产线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了生产线自主设计、自主制造,完全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投资成本显著下降、产能明显提升。
03生产所需核心材料实现国产化。许多进口原材料价格昂贵、交货周期长,为打破进口依赖,通过大量研究分析、试验验证,成功实现了以“切削鼓基+电荷阻挡层”涂层技术替代氧化鼓技术,开创了国产化先河,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下一步(bu),汉光重工在(zai)抓好成(cheng)本(ben)工程、坚决完成(cheng)全年任务指标的同时,将进一步(bu)发挥管理会计在(zai)战略(lve)成(cheng)本(ben)管理中的作用,为(wei)公司(si)资源(yuan)配置决策提供数据分析,进一步(bu)提升新产(chan)品研发能(neng)力(li)和市(shi)场转化能(neng)力(li),为(wei)全面实现公司(si)产(chan)品“真(zhen)赢”目标而努力(li)。
| 作 者:刘 畅(chang)
| 来 源:汉光重(zhong)工
| 责 编:高(gao)红(hong)梅(mei)
| 校(xiao) 对:方 浩(hao)
| 审 核(he):项(xiang) 丽(li)/甘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