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jin)日完成海试(shi)及完工四方确认的(de)4500立方米(mi)智能(neng)耙吸挖泥船(chuan)首制船(chuan),由中国(guo)船(chuan)舶集团(tuan)旗下(xia)七〇八所设计、黄埔文(wen)冲建造!
该船总长103米,型宽21.8米,型深7.2米,最大泥舱舱容约4500立方米。采用单耙、电驱泥泵、单列泥门等先进技术,突破运用智能疏浚技术和DP动力定位技术,并安装了“一键疏浚”系统,可实现一人、精准、高效疏浚的作业目标。
克服疫情影响,成功完成海试,有赖于“广州指挥部”和“上海后援团”的通力合作!
广州指挥部成立“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小组,与设计院、船东、船检并肩作战!
上海后援团居家办公、远程参与,全程在线同步对接,让海试现场更有安全感、没有延时感!
强强联合,创新纪录
4500立方米智能耙吸挖泥船首制船自开工到完工四方确认,共历时约16个月,可谓创下耙吸挖泥船建造周期最短纪录。
项目建造期间,尤其(qi)是重(zhong)要的海(hai)试阶段,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ying)响,七(qi)〇八(ba)所项目团(tuan)队无法到(dao)达(da)现场。为了顺利推进船舶建造,黄埔文冲与(yu)七(qi)〇八(ba)所“各(ge)显神通”、默契十足(zu)。
广州指挥部
该船共146个系统,其中疏浚系统22个。春节后,黄埔文冲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团结一切力量,认真梳理,精心策划采用3线(船舶常规系统、双机双桨一拖二主动力系统、疏浚系统)并行调试,于4月22日就完成了全船所有系统码头试验,为试航打下了坚实基础。
尤其是面对“一键疏浚”系统的新挑战,船厂调试团队顶住压力,在各方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用1个月零10天的时间完成从无线电通信设备、耙管、吊架、绞车及液压系统等的调试作业,对外报验均一次性通过。
为了确(que)保(bao)航(hang)行(xing)试(shi)验有组织、有计(ji)划地顺利进行(xing),黄埔文(wen)冲试(shi)航(hang)团(tuan)队(dui)(dui)全力配(pei)合远程在线的七〇八所(suo)项(xiang)(xiang)目团(tuan)队(dui)(dui),使试(shi)航(hang)期间各项(xiang)(xiang)工作的沟通无障碍(ai)。
上海后援团
项目建造期间,七〇八所项目团队化身“上海后援团”,克服了包括疫情在内的各种阻碍,全力配合黄埔文冲的生产节点。
“远程试航”是一次特殊的体验。该所全力协调配合,确保了项目团队成员居家办公硬件条件。
在海试开始前,项目团队各显神通,提前收集各项必备的重要信息。项目团队提前准备了海试数据参考表,方便船东项目组现场记录核验,也能帮助同样在上海不能参加海试的船东及时掌握情况的趋势走向。
试航期间,项目团队全程在线同步对接试航各类重要数据,让海试现场更有安全感、没有延时感,助力了海试如期、安全、顺利完成。
中港疏浚4500立方米智能耙吸挖泥船2号船计划于5月份试航,精彩合作还将再次上演!
| 来 源:黄埔文冲/七〇八所
| 责 编:邝展婷
| 校 对:王 琦
| 审 核:项 丽/甘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