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后,造船工业的一则(ze)好消(xiao)息,再(zai)次(ci)登(deng)上央视财经频道(dao)、新(xin)闻频道(dao)以及昨晚的新(xin)闻联播
10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24年前三季度造船业最新数据显示: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继续稳步增长。数据中可见哪些发展新亮点?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9月:
我国造船完工量363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2%;
新接订单量871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1.9%;
手持订单量1933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4.3%;
我国造船三大指标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5.1%、74.7%和61.4%。
亮点一:绿色
全球70%以上“绿色船舶”订单来自中国
最(zui)新(xin)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ji)度(du),我国(guo)承(cheng)接了全球70%以上的绿色船(chuan)舶订单(dan),并实现了对主流船(chuan)型的全覆盖。
中国船(chuan)(chuan)舶(bo)工业行业协会秘(mi)书长 李彦庆:绿色转型之(zhi)后,散货(huo)船(chuan)(chuan)、油船(chuan)(chuan)、集装箱船(chuan)(chuan),三大主流船(chuan)(chuan)型的(de)价值都在提高。也就是说运用新的(de)技术(shu),采用好的(de)管(guan)理来(lai)提高我们(men)能力的(de)利(li)用,是中国船(chuan)(chuan)厂取(qu)得成(cheng)功的(de)重要密码。
船舶实现绿色化转型主要通过两种途径:
第一种是应用液化天然气、甲醇、液氨等绿色新燃料作为船舶动力。
另一种是通过优化船舶动力装置,增加脱硫系统等新技术,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在中(zhong)国船(chuan)(chuan)(chuan)舶大连造船(chuan)(chuan)(chuan),船(chuan)(chuan)(chuan)坞里生产的新船(chuan)(chuan)(chuan)大多都已经是使用绿色燃料的绿色船(chuan)(chuan)(chuan)舶。
中国船舶大(da)连(lian)造(zao)船市场营销部(bu)部(bu)长 彭贵胜(sheng):整体上看,新造(zao)船的订(ding)单向绿(lv)色化发展(zhan)的趋势目(mu)前是非常(chang)确定的,我们的绿(lv)色船型占比约60%。
全球贸易的90%是通过海运完成的,绿色低碳已成为船舶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据介绍,我国将在2025年左右,初步构建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体系,进一步提升绿色船舶产品供应能力。
亮点二:高附加值
LNG运输船创造多项新纪录
“高附加值船舶”,主要是指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等具有高价值、高技术含量、高难度特点的船舶。目前我国已经在这个领域创造了建造周期最短、完成试航最快、造船史上最大单笔订单等多项全球纪录。
今年9月,在沪东中(zhong)华造船厂,一个月就交付(fu)(fu)了3艘LNG船,创造了中(zhong)国船舶建造史上单月交付(fu)(fu)的(de)新纪录。
在沪东中华造船的码头,一(yi)艘(sou)LNG运输船刚(gang)刚(gang)完成交付,另外一(yi)艘(sou)就开(kai)始(shi)下(xia)坞建(jian)(jian)造,整个船厂像一(yi)条巨大的流水线,同时(shi)在建(jian)(jian)的LNG船数量达到19艘(sou)。
中(zhong)国(guo)船(chuan)舶沪东中(zhong)华(hua)总经理 翁红(hong)兵(bing):前三季度大型LNG运输船(chuan)已经交(jiao)付5艘,并(bing)且创造(zao)了(le)单月交(jiao)付3艘LNG船(chuan)的新纪录。未来5年(nian)(nian)的生(sheng)产任务基本饱满,生(sheng)产线表已经排到了(le)2030年(nian)(nian)左右。
LNG运输船之所以被誉为“造船业皇冠上明珠”,是因为它建造难度极高,这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制造能力。
它要在常温常压下运输零下163摄氏度的液化天然气,船体材料就要能承受极端的低温。
同时,储存罐的质量和绝对密封性也至关重要,一旦泄漏,哪怕是极微弱的静电,都足以引发数万吨天然气爆炸,焊接难度非常高。
在 沪东中(zhong)华,中(zhong)国生产(chan)的(de)LNG运输船(chuan)不仅造(zao)得(de)快,技术也(ye)是世界一流的(de)。
中国船舶沪东中华总装二部副部长 孟林:这条船安装并配置了全球首台套再液化装置,国内自主研发的废气再循环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能效,也能够满足国际上的T3排放标准。
亮点三:核心技术
“独门绝技”拿下全球超80%市场份额
在(zai)百年船厂江南(nan)造船的(de)(de)(de)码(ma)头,停靠(kao)着一艘大(da)船:目前全球(qiu)最大(da)的(de)(de)(de)99000立(li)方(fang)米的(de)(de)(de)超(chao)大(da)型乙烷运输船。与其他气体运输船不一样的(de)(de)(de)是,这个系列(lie)的(de)(de)(de)超(chao)大(da)型乙烷运输船使用的(de)(de)(de)是我国自主研制的(de)(de)(de)独家核心技术。
中国船(chuan)舶(bo)江(jiang)南造船(chuan)江(jiang)南研究(jiu)院开发(fa)所所长 周清华:用了(le)我们中国血(xue)统的B型舱(cang)货物围护(hu)系统,是(shi)江(jiang)南造船(chuan)自(zi)主研发(fa)设(she)计(ji)的,采用了(le)不同的设(she)计(ji)理念,解决了(le)设(she)计(ji)和建造的一(yi)些难(nan)点。
B型舱货物围护系统是负责储存液化(hua)乙烷、乙烯(xi)等(deng)货品的(de)容器,也是这艘大船的(de)核心(xin)独(du)门绝技。
研制初(chu)期,法国已经有了比较(jiao)成熟的(de)货物围护(hu)系统方案(an),但使用外国的(de)专利技(ji)术,不仅每造(zao)一艘船要交(jiao)1000多(duo)万美元的(de)费用,还会被这(zhei)项(xiang)专利“卡脖子”。于是,他们团队决定自(zi)主研发(fa),用了6年时间,攻克了上百项(xiang)技(ji)术难题,并获得了五十(shi)多(duo)项(xiang)专利。
中国船舶江南造船江南研究院开发所所长 周清华:从2019年12月份我们拿到了全球的首单,时至今日,我们共承接了43艘超大型乙烷运输船。目前已经交付和成功运营了7艘,整个市场占有率超过了80%,实现了全球领跑。
高端技术打响了江南造船在全球(qiu)的(de)名气,也让造船厂的(de)生意越来越好。
中国船舶江南造船副总经理 林青山:今年前三季度,我们在民品接单上已经达到了400亿元人民币,这是我们江南造船有史以来的最高峰。特别是目前在技术驱动的船市旺盛的基础上,我们对未来市场都是充满了信心。
| 来 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新闻联播
| 责 编:高红梅
| 校 对:方 浩
| 审 核:项 丽/甘丰录(lu)